习惯性批评

荣辱-羞耻文化中的习惯性行为——批评

字数统计:

Page content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点是告诉他人——他并不是一个错误。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的文化里似乎倾向于对人的批评,不断地把每个人都塑造为一个错误的人。有时候可能并不明显,没意识到已经自己陷入这种批评的氛围里,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害怕出错、害怕被人批评。当有不同的声音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声音是否具有建设性,而是感受到自己正在被攻击和挑战。而给与不同声音的人,虽然有时并非主观意义上的的批评,也或多或少会在语气和表情上表现出一种符合社会的习惯性批评。

在家庭里

面对许多的“问题”孩子,父母们感到焦虑和困难。但是真正额的问题可能是来源于父母管得太多,总是想掌控孩子的发展。而在掌控的过程中父母主要的表现则是批评、指责、责备,甚至辱骂、人生攻击和殴打。父母当然有自己的“好意”,不过鉴于父母自身有限的经历来说,这些“好意”并非都对。否则父母也不会把自己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经历投射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不过是想在孩子身上发泄或缓解自己无力反抗的不满。但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意识的个体,需要被尊重和正向而平衡地引导。

就像周四团契时的分享,如果用筷子或铲子打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做饭/烹饪产生恐惧。关键需要用专用的工具,以便建立合适权威的同时也不影响孩子对生活的热爱。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打骂过多也类似,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距离,孩子会越来越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地方就会被父母所批评/打骂。父母是希望自己成为孩子惧怕的对象,还是成为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对象?周四早上的聊天也提到孩子们青春期的“叛逆”,也许“叛逆”并非是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是孩子正在成长和成熟的表现。因为孩子在成长,孩子不是一个不会思考的机器人。那么他就一定会思考父母言语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可靠,在孩子自己的认知或同龄人的认知范围内会进行思考和选择。这时,很可能会有不同与父母的意见出现。那么,这是叛逆吗?还是父母因为感受到孩子的“不听话”,从觉得自身权威丧失而恼羞成怒?而父母的理想反应是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不同意见的来源,理解他的观念、谨慎地纠正他的认知。但若面临的是一个被长期批评/打骂的孩子,那么孩子会和父母有合适的沟通吗?孩子可能会惧怕父母的淫威而表面服从,背地里再按自己的喜好去做。

之所以提到谨慎地纠正孩子的认知,是因为许多父母只是简单地把孩子不同于父母习惯性的选择和做法当作一种“错误”。

在教会里

类似地,教会里对错误的的纠正也不过是因为人们的行为表现有别于传统。如果是年轻的信徒或“信二代”,在家庭或教会的双重影响之下,可能会更加地叛逆甚至批评信仰。即使是年龄更大的慕道友,教会对人也应当存在一个包容、允许犯错的空间。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

我们通常会觉得如果信仰中做错了事情,就是极大的得罪神,因此我们老信徒有必要及时指出新人的错误,好让其回到正轨。但这不是福音和救恩运转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错误,神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错误才降下恩典和拯救,恰恰是因为我们太多的错误才是神拯救的缘由之一。

路加福音5:31 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32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这也是我们今年开始的植堂计划之一,我们希望建立一些可以包容年轻人不同想法和做法的教会。如果年轻人不能在自己的真情实意里敬拜神,那么他们最多是形式上的基督徒。甚至“信二代”可能成为最懂基督教的批评者,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反对例子。

教会里当然也有一些PUA例子,使人们在惧怕——惧怕自己是一个错误——的环境中迎合和教会的传统和文化。就像今天一位转到天主教网友对基督教新教的批评:

说一下这些年信教部分的见闻,建议一些涉世未深的和给老东西打黑工的传道人新教见证少看,还有一定要对无信仰这种标签去魅,因为大概率这些所谓放弃啥啥服侍主的见证,有些是涉世未深被一些不怀好意的老东西嗅到“虚弱的味道”忽悠的,再或者自己摘社会上没有能力竞争没混明白或者经济状况不景气,家里也没什么助力,这条路没门槛就像“考公上岸”这种性质差不多,用这个养家糊口用的,再或者经济条件或者生存能力外形条件各种太差娶不到老婆,利用这套宗教规则找机会娶老婆用的,国内新教最愿意搞男尊女卑这套尤其对女性信徒,找伴侣不要首先看对方是否信主,国内和国外不同男的信主除非家里几代(但也不保证保险),剩下的大概率不是精神再或者生理层面有啥大毛病的,如果发达城市还要注意一下,以前一个弟兄提过还有很多同性恋来这里找同妻,对于一些信仰新教的有婚育焦虑的姐妹只是个人看法,按国内被传统父权文化套皮的所谓的“宗教教导”作为姐妹一般都会给你弄那种道德牌坊绑架你……

而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可能是:尽可能地减少一些批评,控制自己批评的习惯;再经过深思熟虑、调整自己的表情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对成功/正确的期待

正如前面提到,习惯性的批评可能来自于父母自我在孩子身上的投射。来源于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希望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而所谓的“正确”可能是父母在现实中经历痛苦的反射,甚至谈不上上经验的总结。比如,父母看到别人的富足来源于其优秀的才艺,而父母自己不会,就要求孩子从小学习各种才艺。这不过是父母以为的差异,而不会注意到别人的其他方面,甚至不会注意到别人只是发挥了其特长。周四团契也提到这点,人们对“正确”的期待,是想要和别人的长处一样,而不是在意如何让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

教会里可能更是如此,因为大家都缺“理想的工人”。于是,稍微有一点的热心的就希望他什么都干;稍微有点靠谱的牧者就会被寄予各种各样的期望。有的牧者善于音律,可能在亲子教育上就像盲人,若有人要找这样的牧者带领孩子的教育就如同“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有的牧者善于讲道,可是不会干事,所以最好只听他如何说,不要接受他在具体事情上的建议。有的牧者,什么都会、什么都能、也可以满足人任意的期待,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当去敬拜他。我们最好发挥他人与自己的特长,不要被别人的优势所捆绑。人,活的是自己,不是别人,更不是活的是父母与别人的差异。

由于人们害怕失败和错误,害怕批评,也表现在神学的追求上。就希望找到一条捷径、一条最正确的神学道路,不要有争议、不要有可能性,只能有确定且唯一的路径走向“信仰的成功”。所以,这就是我们常常对某某宗的批评。但是,如同这篇内容所想要表达的不要只是批评,我们也需要理解这种体系化的神学的优势。至少,我是接受的。但在一些明显的争议焦点上,我依然会接受讨论的空间。随着学习得越多,也会自然地发现天主教与东正教在神学上的优势。宗教改革的精神,我认为是直面各种人的信仰实践,回到圣经的权威。错误的才需要改,而非另立一套的权威。

同样地,在公共神学这个议题上,不等于就是公共政治、政治制度。教会的公共性≠参与政治,不等于搞一套神权制度。

世俗化中的公共性

在众多对于世俗化的定义当中,宗教在社会中的公共参与降低可能是一个共同的点。在古代西方国家,或者说天主教影响力最大的那段时间,给与西方以外的基督徒一种错误而模糊的印象——好像教会成是一切事务的主导,只是后来人们偏离了信仰才导致世俗了。而现代基督徒应当做的就是重现教会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重新把人们都置于神的敬拜之中。所以,这当然只是美好的幻想,不可能完成的复兴。教会从未统治过一切,即使在天主教教宗权力最鼎盛的时代,也会有世俗政府的统治。教会看起来也不会成为未来全地的统治机构,有形教会的目的在于敬拜、传福音和怜悯。无形教会由真基督徒所构成,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但它不会是一个统治和管理全地的机构。而末世之后,教会是否存在还另说。那时,也无需担心制度的问题,有神与人的同在。

所以,教会的公共性不只是影响世俗政府的问题。教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一些公共事务,或传播进步思想,帮助人们有更好的观念服务社会、享受生活。比如,996是一个世人普遍反感的事情,那么教会就可以从自身做起倡导人们要劳逸结合。也就是说,教会在事工的安排上就要让人有合适的休息和工作时间,不能过于压榨人。特别针对年轻人,趁着年轻好PUA,让别人干这干那。也不要自我牺牲太多,好像显得生命很好,比神都还厉害可以不用休息。这样,只会违反人性,使人远离教会。而人性正是神所创造的,安息日也是神所设立的。

习惯性讲道

培训人如何释经讲道时,我喜欢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圣经的事例对于你的听众来说过于陌生,当你在讲道时,是否有必要清晰而完整地介绍这个事例。就比如周四晚上培训时所选的经文涉及到了安息日,是否需要向一群对信仰不甚了解,对安息日更是没什么概念的小朋友科普什么是安息日?或者,我们可以直接给与他们这段经文所涉及的原则是什么,在他们的生活场景中如何与应用?

我自己的经验是看这个事例所涉及的内容是否关乎到救恩,或者对敬虔的信仰生活十分重要,否则我大概率不会过多地去解释这个事例所涉及内容的来龙去脉。就像我们不需要先解释车子是怎么造的,再告诉一个新手如何开车。如果他不想成为一名汽修人员,大概率不太需要清楚车子是怎么造的。而像安息日这个概念,如果小朋友们已经没有这种包袱,对信仰也不那么多的认识,可以不用过多的说明。

而过多地解释一些与人们信仰生活无关紧要的概念,这种习惯性讲道可能造成一种另类的PUA。好像圣经的每个字词的来源和意义不确定的话,人就不可能读懂圣经,就不可能得救一样。人们可能会想,是否就是因为我不了解这些“无关紧要”的概念;于是,我才不像牧者那么生命好,我才会不断犯错。渐渐地开发出一种自我PUA的不断批评,所以就干脆在阅读和理解圣经上躺平了。当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流、谈话时,许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去纠结一字一词的意思。甚至通过几段话,加上一些表情,我们大概就明白对方话语的意思,以及对方话语背后真实的意思。

安息日可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学概念,值得认真对待。但在谈话中,安息日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体的概念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整体想表达的意义。安息日可能是一个经历过许多讨论的话题,在讲道者的学习经历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于是,讲道者天然会敏感这些学习经历的重要概念。但不是所有提到安息日的句子都是想要叫人如何遵守安息日、叫人清楚区分和理解安息日和主日的差异与不同。就像保罗提到人在窑匠手中,并不是非要听众清楚知道窑匠额制作工艺才能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