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 | 团契小组的目标

有界限才能长久

字数统计:

Page content

最近看了一本书《成长小组——如何带领小组的培训课程》(米麦工作坊 2014)又勾起了小组的一些想法。

小组的清晰目标

团契小组需要有清晰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参与小组的人知道该怎么做和可以从小组中得到什么。清晰的目标不意味着一个目标,可以是多个目标。但显然目标太多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变相降低清晰度。

一种不清晰的目标是“属灵生命的成长”。到底要成长至何处?这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更具体的表达可以是一个系列的学习课程(如:初信栽培、某些圣经书卷的学习等)。因为仅仅定义为属灵生命的成长,实际是不能满足不同人的成长渴望和速度的需要。有的人可能长期需要在初信栽培阶段,有更多的聊天分享,而有的人需要更有深度的学习和讨论。如果要把“生命成长”不同需要的人放在一起时,就需要一些共同的目标,比如一个具体的目标也可以是人们坐在一起聊一周的事、为最近的事祷告等。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而大部分人需要上班和照顾家庭,尤其是照顾家庭是比参加团契小组更优先的事情。

所以设立好小组的目标可以让人可以自由清楚地选择是否加入小组,而不太耽误自身的属灵生命成长的需要。

小组的退出机制

有了清晰的目标,那么当人愿意退出的时候就可以从容的离开,剩下的人也不会那么感到失落。我们不应当把人们都限制在一个小组当中,如前所述这是不利于人们成长的方式。

在8年前的教会里,当时教会的周间小组渐渐没人参加,很大可能就是小组目标和人们需求的差异。但是当时的理论认为不参加周间小组是不渴慕成长的表现,这实在是有点辖制人们的自由。一方面可能的确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参加小组,对生命成长没有太多追求;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对小组的目标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没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如果小组有了清晰的目标,当人们需要改变时就可以相对自然地决定留下或离开。这也让剩下的人看到小组的目标是什么,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小组里的人们都同意继续在一起,那么就涉及更新小组目标的问题。小组除了在目标上进行一些限定,也可以在时间上进行一些限定。比如1年、2年等。这也有助于人们自然的离开,也可以帮助小组在一定时间的时候评估一下小组的目标是否实现。

简而言之,不是为了小组而聚集,是为了人而设立小组。

小组的需要

我希望有一种可以随意见面聊聊的小组,聊聊当下的局势也好、生活也罢。这个小组内不需要很多学习和祷告,除非是有特别的需要。

我也希望有一个祷告的小组,作为地区事工的发动机。

我也可以参与一些小组,在查经或神学上提供一些支持,同时认识一些不同的人。

所以小组的需要其实涉及多个方面,如:一是获得更新、二是参与服侍、三是团契生活。如果仅仅看到需要获得更新而参与小组,是一种消费信仰的模式,不是一个基督徒应有的态度。于是在某些不能满足知识需要的小组里,可能我们为了人际关系或服侍他人而选择留下。这是需要个人成长和时间规划的问题,但可以先和教会领袖商量,不一定需要自己来承担服侍的职责。其次,只是服侍意味着自身没有输入而只是输出,也不利于个人生命的持续坚固。尤其是长期服侍的人,也需要有一定的可以享受和消费的团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