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126|我们只是余民

2024-2025麦琴读经计划,记录每天读经的发现、收获或感动

字数统计:

Page content

邀请你加入『麦琴读经计划』读经计划,打开微读圣经APP,点击计划页面右上角的 + ,输入计划号:4982978

此系列非正经释经;但是,灵修也可以有一些想象

今日经文:民14;诗50;赛3、4;来11

民14

摩西向耶和华说话这段好像人间的大臣对君王的劝谏,这个生动的场景体现了神愿意和人的沟通,愿意听人的意见。摩西向神进谏的理由,是出于耶和华自身的宣告,就像祷告是按照神的旨意寻求一样。

此外,人们最后的反映也警告了一种对神的悖逆。需要根据神当下的要求去顺服,而不是按照以前的要求。

那句“遍地要充满神的荣耀”成为所有跟随主之人一生的使命。

诗50

赛3、4

以色列民好像羞耻的女人,没有男人可以遮盖她们的羞耻。但主公义和焚烧的灵必要除掉余剩之人的污秽,使其成圣。而余剩之人也是出于神的怜悯,阿门!

所以,现今得救的人也一样,我们也不过是神怜悯施恩的余民。因为前人的悖逆,我们虽深陷罪恶;但我们也乐意在罪中生活,抵挡真道。得救不是靠功德,乃是出于神的美善。看起来,余民既是一种怜悯,也是一种定罪;是希望,也是对人略微渴慕公义的肯定。谨言慎行大概应当是余民该有的态度,就像保罗对外邦人的警告,神既然可以把原来的枝桠砍掉,也可以把后来嫁接的枝桠烧了。

来11

3节似乎暗示了可见之物出于不可见之物,从虚无中诞生了现实世界。参考7节,显而易见的是,基督徒被称义也是对这世代之人的定罪,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没有妥协的余地。只是基督徒对待世人的态度,可以有多种多样。

家乡概念把盼望中的将来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异象,彷佛是落叶归根,是心灵和身体的源头,也是归宿。只是,有时我并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对家乡没有特别的情感。没什么太多美好的事情在童年、在家乡发生,所记得的都是学习。这可能就是当代文化教育最大的悲哀,不仅破坏了低头思故乡的意境,也破坏了游子身上衣的情怀……

26节摩西看到基督了吗?这是对祖先行为的粉饰,还是当时摩西确有其感动呢?当然,我们相信圣经是真实的,那么摩西当时确有这样的感动,想要为百姓做点什么。不过我们也在出埃及记里看到,摩西做事的方式并不是神乐意的。也愿神引领我们今天各样的服事,愿他的旨意成就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