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144|亚伦之死
2024-2025麦琴读经计划,记录每天读经的发现、收获或感动
邀请你加入『麦琴读经计划』读经计划,打开微读圣经APP,点击计划页面右上角的 + ,输入计划号:4982978
此系列非正经释经;但是,灵修也可以有一些想象
今日经文:民33;诗78:1-37;赛25;约一3
民33
亚伦上山去世的事情让我想起我家家谱上的一句评语,说的是某某祖上某一次上山采药时就羽化登仙了。在二伯编纂家谱时说,这一看就是上山采药时失踪了,找不到尸体。不知道是摔死了,还是被野兽吃了,为了美化一下这个结局,就写羽化登仙。
所以,如果不相信神,不相信圣经是神的话语。那么亚伦上了何珥山就离世,很可能也是脚一滑就摔死了,毕竟一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爬什么山呢。
以色列的分地和土地继承制度其实有一个漏洞,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宗族人口可能会暴增,有的可能会减少。并且假设以色列人都蒙福,人口增加之后,有限的土地必然不能满足增长后以色列人的需求。土地战争就必然会成为了可能性,但原则上以色列人不能生活在应许之地以外。有没有一个可能,应许之地的赐下其实是给以色列人的人口设定了一个上限。当然,这个上限可能有点高。需要以色列人完全顺服,才能持续增长,或者通过科技进步弥补土地农业的不足。
诗78:1-37
2节 几乎对神所有的认识都是一种近似的看法,因为神是无限奥秘的,那么必然不能被有限的人完全理解。这种近似的认识当中,人如何把握自己所知道的是真实的呢?或者这种近似的理解是否会造成误解呢?于是,我们很可能不会仅仅根据流传下来的故事而坚定信心,还需要一些超自然的因素,比如圣灵的感动。
以色列人的例子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34-37),只有当他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才会想起上帝,但也只会权宜之计。在过程中,诗中特别多次描述了上帝的怒气,让诗的警告意味变得更重。
赛25
6节看起来是符合当时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一个科技落后的农耕社会里,吃好喝好就很美好了。现在呢,除了吃好喝好,最快的wifi?超强的AI?临海避暑?私人宇宙飞船?在有的地区,或许还和以前一样渴望一顿饱饭,有的可能需要的仅仅是自由。虽是同一个地球,似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如果人们只是依据当下的需要来幻想美好的未来、期待永生,可能都不能真正拥有永恒的盼望。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以未来(或者以科幻的视角)来期待天国?
约一3
2节,将来如何还未显明,科幻的想象也不能展示天国的真实。
基督徒会继续犯罪吗?这似乎并不太符合经文中的意思,“不能犯罪”会带来许多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与现实的不符,人们常常在罪中泥泞挣扎。其二是对失去自由意志的恐惧。国际释经应用里说这可能是一种增强性的表达,是约翰要针对那些纵容犯罪的人。看起来约翰是希望人们可以持续地过圣洁的生活,不要因为救恩是靠信心就随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