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202|自相矛盾

2024-2025麦琴读经计划,记录每天读经的发现、收获或感动

字数统计:

Page content

邀请你加入『麦琴读经计划』读经计划,打开微读圣经APP,点击计划页面右上角的 + ,输入计划号:4982978

此系列非正经释经;但是,灵修也可以有一些想象

今日经文:士4;徒8;耶17;可3

士4

看起来是巴拉没有顺服神通过底波拉的吩咐,导致巴拉失去了荣耀。这似乎反映说太牛B的人,会成为别人的偶像。那么,自己要不要克制一下,不要太牛B了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只有自己心轻手洁,别人因为自己牛B而软弱,那就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当然可以不断追求成长,使自己NB呀。但是换个场景,在教会里批评那些限制人们婚姻的人就可以受到攻击。理由是,如果教会不干预,不教导大家只能在主内结婚,那么人们很可能被影响,会吃苦。于是,这就突出了一些教会在日常行为上矛盾的逻辑。好坏都是自己说了算,其实就是毫无底线。说得越严格,其实越没有底线。传道人不断地追求更有魅力,更有水平,却以可能性限制他人的正当追求。(参考:《这个时代寻求主内婚姻是否完美主义作祟?》

这其实就是不成熟嘛,管理水平薄弱嘛。

徒8

(另见《读经008|新时代》

从耶路撒冷教会被迫害来看,教会是否可以调整策略以提前避免这种逼迫呢?

当然,逼迫的结果也被神使用,使得福音更加广传。不过,逼迫导致分散不是福音广传的唯一原因,从埃塞俄比亚太监归主可以知道,早已有人在四处传福音。逼迫总是不那么好受的,耶稣也说若是可以就撤去这杯。教会所受到的逼迫,如果不是人们领受福音、获得拯救的必须,那么为什么不提前撤去这杯呢(相对耶稣受难是必须的)?圣经并没有说,人们通过教会受逼迫而认出这真是神的门徒,而是说彼此相爱。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逼迫可以选择避免。只是,如果确实有了逼迫,也可以忍耐。

那么在当时来说,是什么原因特别刺激到犹太人的宗教权柄和罗马的权柄了呢?可能是人数增长太快,又聚集在一处,有作乱的嫌疑;其二,也有一些祭司也信了,导致权柄内部出现矛盾,保守派势必只有诉诸暴力。

要避免逼迫,可能就得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不要单一的做大做强,可以分散;二是,在权柄内部更加的隐忍,容忍甚至理解不信之人的情绪。但是奇怪的是,许多人仍然追求单一的做大做强,把神的荣耀放在可见的人群和建筑物上。且不知,唯一敬拜上帝的圣殿都拆毁了吗?!如果做到这些,还是遭受逼迫,这才算是为义受逼迫吧。毕竟,耶稣来也曾不言语,也曾忍受鞭打,也曾死亡。

耶17

16节体现了耶利米的信心,遭受患难也听凭主怒。

可3

(另见《读经029|神是唯一的盼望》

安息日的讽刺依然在当今的教会里,但是产生了新的变种和自以为是的逻辑。就是以为对一个人好,要拯救一个人就是帮助他在一切应当敬虔的事上敬虔。于是,不顾人的处境,以严厉的律法要求作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这是多么律法主义的行为啊,这是多么混乱了耶稣牺牲之爱的逻辑啊。固然一个人可以凡事敬虔当是最美好的事情,但是在今世每个人都是靠因信称义的恩典而进入教会,不是靠功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