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209|因你们心硬

2024-2025麦琴读经计划,记录每天读经的发现、收获或感动

字数统计:

Page content

邀请你加入『麦琴读经计划』读经计划,打开微读圣经APP,点击计划页面右上角的 + ,输入计划号:4982978

此系列非正经释经;但是,灵修也可以有一些想象

今日经文:士11:12-40;徒15;耶24;可10

士11:12-40

耶弗他一开始的行为看起来还是先礼后兵,随后的发誓就让自己的独身女悲剧了。

他女儿感觉也很……(有点像琼瑶剧中的爱情女主)

于是,以色列的胜利就成了一个悲剧。凸显了那个时代的邪恶与混乱,人们按着自己的心意任意而行。

徒15

(另见《读经015|矛盾、纷争》

与1节中犹太下来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时3节中为外族人悔改归信主大为欢喜的弟兄姊妹们。

彼得站了出来,宣告了一样都是靠主耶稣的恩典得救。雅各也引证了圣经,说明并非单单以某件事作为依据。

战友一样的保罗和巴拿巴也分道扬镳,这是事奉中可能常见的事情,分歧常常出现于人们中间。好在通过其他保罗书信,大概他们是和好了。这也体现使徒行传的真实。

  •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6 提到巴拿巴,语气是尊重和肯定的,没有任何敌意。
  • 在提摩太后书4:11,保罗在晚年时特别提到马可,说“他与我有益于事工”,这说明保罗后来认可了马可。因为当初他们争执的焦点就是马可,这暗示他对巴拿巴当年的坚持可能也有所理解。
  • 歌罗西书4:10 中保罗提到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还嘱咐教会若马可去到他们那里,要接待他,态度也是正面的。

耶24

上文说到耶和华让人们想活命就投降,这当然对人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情。于是在这一章里,那些被掳的要得释放,依靠自己得要被灭亡。

可10

(另见《读经038|恩赐、热心与真理》

我觉得讨论“摩西因为你们心里刚硬……”就可以写很多内容。

服事人成为门徒的核心,不是享受,而是给与。

瞎眼的呼喊耶稣,看得见的想要杀害耶稣;瞎眼的跟随耶稣,看得见的想要杀害耶稣;瞎眼的看见真光,看得见的眼中是黑暗。


经文:可10:5/太19:8

这节经文是耶稣针对法利赛人关于离婚问题的回应,揭示了神对婚姻原初的心意,以及人在堕落后对神旨意的偏离。本专题将从六种不同神学立场展开分析,结合心理学与哲学视角,深入探讨“心硬”背后的多维度意义及其当代应用。

1.原初神学视角(Creation Theology)

主要经文解释:
起初神创造婚姻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的结合(创世记2:24)。离婚条例是因人堕落后的现实让步,不是神的本意。

人性观察:
堕落使人偏离原有的美好秩序,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社会结构受损。

现实让步的边界:
神允许离婚是对人心硬状况的最低限度调整(申命记24:1-4),而非全面许可。边界在于:

  • 必须有正当理由(如奸淫、暴力等,参太19:9);
  • 体现保护受害方的原则(尤其是妇女);
  • 不可将离婚合理化为轻率选择;
  • 目标仍是指向悔改与关系的医治。

神学让步的界限性与暂时性:

这种让步更多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并非神学的必然。离婚的容忍是为了应对堕落后的现实,在极端情况下保护无辜者。然而,这并不是对婚姻制度的根本改变,而是对堕落现实的应急反应。因此,神学让步的目的是暂时性的,是针对堕落后婚姻破裂的特殊情境,而不是神对婚姻本意的改变。

在堕落的现实中不做出神学让步是否合理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神学理想与堕落现实的张力: 理论上,神的旨意是完美的,并且婚姻的设计本应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创世记2:24)。然而,堕落的现实使得人类不能完全活出这一理想。在这种情境下,不做出让步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婚姻关系的破裂、家庭的解体,甚至可能出现对弱者(如妇女或孩子)的伤害。因此,从实践角度来看,不做出让步可能会使得现实中的困境更加加剧。

神学让步的临时性质: 离婚让步并不是神的永恒意图,而是应对堕落后不完美现实的措施。若教会完全不接受离婚,可能会显得过于理想化,忽视了破碎婚姻中的无辜一方的实际困境。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做出让步可能是为了救助那些处于婚姻破裂中的人,而不是违背神的意图。

神学让步与救赎的紧密关联: 让步并非是对神意的妥协,而是通过现实中的容忍展现神的恩典与怜悯。如果完全不做出让步,可能会将堕落的后果过度放大,而忽视了神通过福音实现恢复与医治的目的。在牧养和人际关系中,适时的神学让步能帮助教会引导人走向悔改和关系的恢复。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最终,堕落现实中的神学让步需要在神的理想与现实情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完全坚持不做出让步,可能会导致教会失去对破碎婚姻中的人的牧养责任,同时忽视神对恢复和恢复关系的呼召。因此,神学让步在某些情况下不仅是合乎合理的,而且可能是出于神的爱与怜悯的一种必要反应。

当代应用:
教会在牧养中应积极恢复和宣讲神对婚姻的原始设计,鼓励信徒追求忠贞、合一的关系,同时以怜悯处理因极端情境而必须离婚的案例。

参考书目: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Andreas Köstenberger, God, Marriage, and Family

2.人性堕落论(Anthropology)

主要经文解释:
人因原罪,理性和意志皆受损(罗马书1:21-32)。心思刚硬,抗拒神的旨意,是罪的直接表现。

人性观察:
人内心的骄傲、自我中心,使亲密关系破裂,难以顺服神设立的婚姻制度。

当代应用:
牧养辅导中需深刻揭示罪性对婚姻破坏的作用,呼召信徒悔改,依靠圣灵更新生命。

参考书目: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3.圣经神学视角(Biblical Theology)

主要经文解释:
整本圣经呈现救赎历史的逐步展开。摩西时代允许离婚是阶段性恩典,为的是在堕落的人群中维护基本秩序,直到基督带来更完全的恢复。

人性观察: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堕落与神恩典的交错,离婚规定体现了历史中的应急调整。

当代应用:
引导信徒理解旧约律法与新约成全的连续性,以恩典之道回应破碎的世界。

参考书目:Geerhardus Vos, Biblical Theology

4.心理学视角(Psychology)

主要经文解释:
“心硬"不仅是道德堕落,也可以理解为创伤后的防御机制。长期受伤害的心理导致关系冷漠与破裂。

人性观察:
伤痛、恐惧、失望累积成情感麻木,使人难以维系深度关系,最终导致婚姻失败。

当代应用:
在牧养辅导中,需结合心理关怀,帮助信徒面对创伤,建立健康情感模式,而非单纯道德论断。

参考书目:Paul Tournier, The Meaning of Persons

5.哲学视角(Philosophy)

主要经文解释:
婚姻作为道德秩序的体现,是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离婚法律是一种契约性的补救措施,保护弱者权益。

人性观察:
在堕落世界中,人类以契约制度维护最基本的社会正义,虽然无法达到神原初的完美标准。

当代应用:
教会在坚守婚姻神圣性的同时,也应理解制度性保护的必要,体现公义与怜悯并行的原则。

参考书目: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6.牧养与救赎神学(Pastoral Theology)

主要经文解释:
离婚问题暴露了人类深层次的救赎需要。耶稣指出,唯有借着福音的恩典,人才能真正恢复关系与生命。

人性观察:
人在破碎中无力自救,唯有在基督里才能重新学习饶恕、爱与忠诚。

当代应用:
面对破碎家庭,教会不仅要宣讲真理,也要用怜悯之心陪伴,引导人归向基督得着医治与更新。

参考书目:Tim Keller,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结语

从不同神学立场来看,经文不仅揭示了婚姻与人性的问题,更指向了基督救赎与新生命的希望。神学与心理、哲学的结合,能帮助我们更全面牧养当代信徒,在破碎的世界中,活出福音的真实与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