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与植物》02|环境与植物,神的奇妙眷顾

世界的丰富反映出神的丰盛,在丰盛里有基督深邃的爱

字数统计:

读《圣经与植物》02|环境与植物,神的奇妙眷顾

申11:11 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 申11:12 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

在我初次听道流奶与蜜之地这个词时,想象得非常美好。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充满各种植被、鲜花,小桥流水,森林郁郁葱葱,各种动物与人非常的和谐自然。但从电视上可以看到中东地区其实比较干旱,有一种荒凉的感觉。不像我们所住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河多水多。只不过,一直没有把电视上的中东和流奶与蜜之地联系起来。通过书中可以看到(阅读的好处之一1),流奶与蜜不一定是自己想象中的植被丰富的自然环境。只要有神的眷顾,或者,正是因为神的眷顾,每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流奶与蜜之地。

中東地區與埃及地區不同,埃及地區很少下雨,必須依賴灌溉,自尼羅河用渠道引水灌溉。中東地區很少用渠道來灌溉,蓄水池塘也很少,作物所需的水,全靠當季的雨水直接供應。這種降雨型態是個提醒,上帝帶領祂的兒女前往的迦南美地,是個需要祂直接供應的所在,卻能體驗祂從歲首到年終的眷顧。這給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學習,跟隨上帝絕對不是我們想要什麼,上帝就要立刻給我們什麼。一生如果都要照自己的慾望行事,慾望的來去極不穩定,如海中的波浪起伏,這是極為危險的跟隨,我們是照著上帝的法則與恩典,憑著信心往前行。 ——《圣经与植物:从圣经看见上帝奇妙的创造》·01 降雨的時期與植物—從歲首到年終的眷顧

有时,我们会有一种固化思维,认为好的东西就是心中所想的那样。但好的东西,应该是多样性的,如果都是一样,其实会非常单调。正如林前12-14章中谈到教会里的属灵恩赐,属灵恩赐不是一个,而是每个人不同。正是因为不同,才使得基督的身体——教会可以健康地活着。如果都是手、都是脚,那就不是一个活人了。于是,当在预备罗马书15、16章的讲道后写下了《荣耀都归你》。其中的高潮就是:“

你定意合一 万千恩赐出于你
你定意合一 四海五湖称颂你
若非多样性合一 怎能彰显你丰盛
若非多样性合一 怎能显示你完全”

花草多,代表可供畜牧的草料多,羊奶與牛奶的生產量就會多;花草多,吸引來的蜜蜂也多,所生產的蜜就多。因為奶與蜜都多多,上帝稱中東的迦南地為「流奶與蜜之地」…… 什麼是花草多樣化的關鍵?…… 因為雨水與地形的多變,使迦南地成為世界植物最多樣性的地方。 ——《圣经与植物:从圣经看见上帝奇妙的创造》·02降雨空間不均與植物的多樣性—已割的草地依然有盼望

我们不禁会想,这一切真的是神奇妙的眷顾吗,还是自然规律就是如此?在我信仰之初,会把神想象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祂离我们很远,很有威严。世上的一切在祂面前都会显得很low,都不值一提。信仰神就是要完全摆脱世上的一切,通过艰深奥秘的神学去认识祂,了解祂,掌握信仰的秘诀。但现在我的想法完全改变,如果世界是神美好的创造(创1:31),那么为何我们要刻意避开世界呢?这种把物质与属灵做出对立区分的二元论思想,其实类似于在早期教会史上就已经批判过的诺斯底主义。诺斯底主义通常持有强烈的二元对立观念,认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截然对立的,物质世界被视为堕落、不完美的,而精神世界则是纯洁、神圣的。

但是,我们的信仰强调万物都是神创造的,神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1:31)。并且此刻的世界也离不开神权能的托住(来1:3)。也就是说,神并非创造了世界就放手不管,任凭世人在世界中随意生活,任凭世界按照其设定好的规律自行运转。神却是在时时关注和保守世界的运行。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在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遭遇时,是否会有平安和安慰呢?就如太6:25-33中所说的不要忧虑。

‪马太福音‬6:30 和合本 30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大氣的陽光輻射,與雲霧的動態變化,是非常奇妙的組合,是上帝對萬有的保守,包括所有生物、你我的存活與生活的品質。 …… 也許你會說:「這些大氣的變化,是自然的現象,哪裡是上帝的作為?」自然(nature)並不自然,而是上帝賦與才所以然。 ——《圣经与植物:从圣经看见上帝奇妙的创造》·06 陽光、雲與植物—陽光-土壤-植物間美好的組合

这里涉及一个神学概念:神的护理。可以参考书籍《神的护理》《神护理的奥秘》《神的护理的奥秘》

于是,成为基督徒,不仅不是要完全脱离世界,更是要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世界是神给与人的恩赐,管理世界也是神给与人的使命。这就让我们看见一个基督徒信仰生命的形象,不是仅仅在教会里礼拜,不仅仅是个人的灵修。也是要积极参与到人类社会当中。但此时的人类社会充满了罪恶,于是圣经才呼吁我们要做光做盐(太5:13-16),影响这个时代朝向神的公平正义。

如何影响呢?

既然要影响,首先需要行动。这就是说,基督徒的生命成长,基督徒的学习是为了行动,而不是为了个人好奇心的满足。简而言之,成长的方向是效法基督,基督所做的则是谦卑服事、道成肉身为人牺牲。结合林前12-14章关于属灵恩赐的作用,一个基督徒成长的方向就是服事,造就他人和教会。每个人首先可以切慕和发展自己的属灵恩赐,有了恩赐才能有实际的行动影响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而有了恩赐,又需要有爱,否则再大的恩赐都没有意义(林前13:1-3)。

除了自己有恩赐的能力外,还需要尊重神设立的规则,当然也离不开爱。

在罗马书12章开始谈到基于福音真理的生活时,首先谈的爱,紧接着是顺服权柄。一方面权柄都是神所命的(罗13:1)。其次,权柄是神用来为人伸冤的方式(罗13:4),正如在谈爱时告诫人们不要自己伸冤……听凭主怒(罗12:19)。这也体现出神不单设立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也建立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律。基督徒理当顺服神的设定,顺服权柄来彰显公平正义。不是自己私意解决,也不是劫富济贫的大侠,人类社会的稳定需要规则,需要治理。

但是,保罗肯定知道在上有权柄的也会腐败、堕落,欺压百姓。不但不能带来公平正义,甚至破坏公平正义。于是,在罗马书中顺服权柄之后又继续说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掌管权柄的人固然会腐败堕落,破坏了神的圣洁用意,但基督徒的爱可以用来补全神圣洁的呼召。这或许就是真基督徒的困难之处,在忍耐中用爱来影响世界。

这并非人力所能为的事情,当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世人都容易发怒,容易揭竿而起。人们很难忍耐,惟有相信圣经所给与的安慰和盼望。我们所盼望的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成功,我们所盼望的是将来基督的再临,那永恒的国度。没有盼望时,人们容易激动、容易诉诸暴力。刀剑可能会建立一时的稳定,但迟早会毁于刀剑当中,刀剑只会带来更多的刀剑。一方面,我们并不是把建立一个地上的天国当作奋斗目标,我们的使命是活出神的呼召。如何圣洁地生活每一天,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当人人都活出圣洁时,自然世界会变得美好。另一方面,世人的罪需要基督的宝血,罪不消除,世上不会太平。所以,传福音不仅仅是教会做大做强的需要,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方式。


  1. 阅读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借由别人的观察、思考,整合自己已经获得的信息,继而产生出奇妙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