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02只有一个信仰

字数统计:

旧文:2021-01-02

只有一个信仰的观念看起来是狭隘而偏激的,但如果人们仔细了解各个宗教的教义就会发现不存在所谓的“万法归一”。正统宗教都是自成体系,在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教义以达到各自“完美的自洽”,因而它们各自都不会与别的宗教相掺杂。例如佛教其实无神论,它的世界观是无始无终的因果循环;道教里是多神观;伊斯兰教是唯一神观,但它与基督教相异,其中一点是伊斯兰教不接受人可以靠纯粹的恩典得救。

世上也存在一些宣称已经融会贯通诸教的宗教,但是多存在于一些在历史中的异端邪说。在这些宗教学说里,各个宗教的神、佛、仙都被平等地看作一些有能力的存在;或者把它们都贬低为迷失的凡人,它们是被人误解和迷信而成为了圣人的样子。总之他们都是有限的,他们的宗教也是有限的,只有创立了所宣称之融会贯通学说的教主/领袖/……才是真正掌握真理的神。这无疑是对各个正统宗教歪曲串改,也是对几千年各个宗教思想积累的傲慢。在这些学说里,如果强行粘合各个宗教的教义也就不可能具有正统宗教那样严谨的逻辑。最终会沦落为不能自圆其说地东拼西凑、经不起推敲和思考。但是在中国民间人们似乎会把佛教和道教掺杂在一起,一边拜着各种佛像,一边拜着各种神仙。甚至慢慢诞生出像西游记这类混合了天庭与西天的想法,很多地方的庙宇里既有玉皇大帝也有如来佛祖像观音既被当作佛教的菩萨也被算作道教的神仙。这其实是算作民间信仰,它既不属于真正的佛教也不属于道教。同时,它也不像异端学说,有意地要贬低各个宗教而创立新的宗教、新的教义。民间信仰大部分属于实用型的,不会有太多对宗教教义方面的内容,更多追求一些形式,如:法术、咒语或仪式。大抵属于万物皆有灵和祖先崇拜的类型。

理论上来说,人们是可以采集各个正统宗教的某些特征和某些教义来创立一个系统性的、崭新的宗教。即使如此,它也将面临现实生活的检验。这是各个正统宗教在几千年里所经历的,人们在面对现实的艰难险阻时对宗教的认可和接纳。宗教在人类历史中有它正面影响的一面,使人可以在生命中得到慰藉;它也能帮助文明的诞生,塑造一个和平的时代;它还能孵化出科学探索的基因,使人类的进程提速。当然,宗教也有黑暗的一刻,无论是正统还是异端邪说,当人为了少数人的私利来使用它时,它的善就成了人们最恐怖的陷阱。越是宣扬“善”的外在形式(如种种行为、规条)并加以德道绑架时,这样的危害越大。当然,这些也表明了任何一个正统宗教的存在并非是一群人头脑发热就诞生的狂热想法,如果它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帮助,不会在人类历史当中流传至今。在这些正统宗教当中,结合他们不同的核心观点,要么都是虚假的;要么就只能存在一个唯一真正的信仰。

教堂

是虚假而不是缺陷,是因为各个宗教都有各自或多或少的世界观。这些世界观对世界起源/存在的看法是不同的,并在此认识的背景下有着各自不同的教义。这种终极的差异就注定了它们不可能只是在认识上的不足,而是根本的不同。因为一个世界不可能是自然循环的,又是被创造有始有终的。除非它们都承认自己只是盲人摸象(但是实际并非如此),自己的观念只是局部而有限的人生,否则它们要么皆为假,要么只有一个是真。如果它们承认了自己只是盲人摸象中的一员,那么宗教所要求的绝对信赖就没有逻辑根基了。因为你不能要求人们去信赖一个可能会变化的、甚至未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的教导。但是,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变得容易接纳一个看起来像是真理的观点: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的,只有变化才是绝对的。

于是就从“万法归一”过渡到了“无法无形”的观点上,这看起来正是如今世界的趋势。在没有任何不变的绝对真理之下,也就不会存在任何权威,一时的权威也会成为可以被挑战和改变、并且在未来注定会成为不合理的存在。人们正在各个领域中挑战着各种权威,任何诉诸过去传统的想法都会被归于守旧的负面标签,创新和改变是这个新时代树立着的旗帜。在没有权威的理念下,人们就自然会倾向于内心寻求个人的喜好或感受,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改变,仿佛只剩下自己还是一成不变,外在不断变化的权威也就对个体的感受而言就变得不那么有意义。一时的真理和权威并非完全毫无意义,人们会在一定时期里接纳它们,因为它们会在一段时期里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帮助。这也是人们日趋功利的原因,没有一层不变的,只有让自己时刻跟进变化的步伐才能总是在各种竞争中取得先机。

但是,有过创新和改变的人都会知道,任何创新和改变都是对过去的延续。即使科技的变革也是在前人“过时”的研究下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这点并不像常人所想的那样——创新就是完全的改变和革新,创新往往是追根溯源地一点点改进的积累,没有任何进步是凭空产生的。人类的未来和今天总会找到昨天的影子,甚至和昨天所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于是,那些深陷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人,会在生命的意义里迷失。任何夸张或刺激的行为、想法都会被用来填补这迷失在心灵里所形成的空缺。唯一的解药居然是其所反对的高压和权威,这是符合这个时代的偶像崇拜。人们不停地追逐着这些外在的权威,好像飞鸟在四季变化里追逐着太阳和温暖;同时又时刻挑战着、怀疑着这些权威。正如他们所信赖的真理是“变化”,他们必须让自己处于变化之中。只不过,在这种变化中有一个是不变的,就是人心灵的空缺。

教堂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在任何观念(旧世界的权威还是新世界的变化)当中人们都会有心灵的空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填补空缺的事物。这可能被理解为正常的,正如人活着就需要不停的进食,这种空缺也需要不停地寻求填补。然而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人的这种需要虽然不能从这个世界里得到满足,但是可以从世界之外得到安慰。为什么要说心灵上的缺乏可能需要世界之外的力量呢?所有的心理系和宗教都在世界以内或人自身以内寻找答案,除了基督教宣称由从神而来的启示给出了这样的观点。这种宣称也被一部分心灵所接纳,也就成了一种解释心灵缺乏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可能性源于人们有这样的看法,并且这种看法有着历史的经验,并非一时地编造。

任何有形与无形世界之外的存在就是神,如果正是基督教的神,那么如前面所说祂就是唯一的信仰与唯一的神。那么这样的一位神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其他宗教的存在,它们也各自宣称有着自己的神/仙佛。有一点是人们所知道的,如前面所提,在历史的进程中每个宗教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只有一个信仰,那么其他宗教为什么又会有它的积极一面呢?接下来,会站在基督教的视角阐释为什么会在历史中存在那么多的“正统宗教”。同样也可以站在其他宗教的视角来阐述为什么又有别的宗教,这是阐述立场而不能证明其立场一定为真。

基督教认为世界有一个开始和起源,这个起源不是自然出现的,是源于一位神的创造。

我们相信一个天主,全能的父,一切有形与无形之物的创造者。

——尼西亚信经

神创造世界之后,也创造了生活在世界以内的人。当人类的始祖悖逆神之后,就成为了罪人。既而神判决人类离开了伊甸园,人因此与神隔绝了。继而所有人类的后代也都因着始祖悖逆的原因与神隔绝,人不再像始祖那样认识神,顶多有些从始祖那里流传下来的零星碎语。随着人一代又一代的繁衍,这些零碎的信息也就成为了传说,甚至发生了变异。

教堂

但是人毕竟生活在一个神创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都会使人意识到有神的存在(罗马书1:19~20)。只是人们不能透过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准确知道神是什么样的,神也不把自己启示给那些不愿意信靠他的人。因而在各种揣测、想象、歪曲之下就诞生出了不同的神的观念。不同的神就有不同的世界观,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产生和完善出与之配套的观念和教义。

基督教认为自己的核心观点和教义是永恒不变的,它源于神的启示,并被神通过圣灵感动的方式用人类的语言记载了下来。所以基督教有一本被视为终极权威的书——圣经。但如果在佛教里,就没有这样的一本经书存在。佛教的经典源于各个时期修行者的智慧感悟,被用作指引、帮助而不是标准,有的佛教宗派还强调“不立文字”。在有一本源于神之启示且永恒不变之圣经的帮助下,基督教也就可以真正地接近神、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于此同时,凡事不符合圣经所启示的信仰也就都是错误的。

虽然错误,但毕竟世界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圣经启示虽然人类悖逆神,但是神依然愿意怜悯和拯救人。神并没有毁灭这个世上的一切,也不打算立即消灭所有不接纳他的人。反而,任何一个人都有神普遍的恩典可以活着,圣经说:神用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并且神不强迫人来接纳他,也不直接把“接纳他”的想法放进人的心里,神愿意等人回心转意来认识他。因此,人人都拥有自由意志可以去思想和探索这个世界(虽然神更愿意人们从圣经去认识他)。如果认真努力地寻找,任何人都会找到一些世界的客观规律,所以并非只有基督教才具有对世界的知识。其他宗教也可能具有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基督教更加专注和用心。简单来说,圣经不是一本关于世界万物的百科全书,圣经只在神愿意启示给人的一些方面(如:世界起源、神是怎样的一位、人未来的结局如何、人如何得救等)是权威的。既然如此,基督教也就不应当视其他宗教为一无是处,其他宗教也有值得基督教学习的地方,从其他宗教那里也可以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奇妙。同时,基督教也不会承认轮回、修道成仙之类的观念;因为圣经说唯有基督耶稣是拯救(使徒行传4:12),人若不悔改必不能得救。

因而,如果有宗教是真的,那么就只有一个真正的信仰。